油画系
第一工作室 / 廖生浩
作品阐述
在疫情那些隔离的日子里,似乎每个移动或静止的人都带着一个隐形的盒子。空间上的限制,让人们把关注点转移到日常中容易被忽略的事物上。对于我而言,隔离并不仅仅是与外界保持距离,而是一次对自我重新认识的机会。
《盒子》 布面丙烯200×200cm 指导教师 孙逊
第一工作室 / 牛盾
作品阐述
作品将皮蒂宫(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美地奇家族宫殿)的宫灯与迪斯科灯球并置,使之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两种不同的物象代表着不同时代、文化背景间的对话,看似截然不同的物象其内在却存在着某种关联和共性。两种绘画语言的运用造成的反差使画面形成视觉上的张力。
《共同体—昏暗的皮蒂宫灯/闪耀的灯球》 布面油画、丙烯、喷漆 213×298cm指导教师 孙逊
第一工作室 / 白月
作品阐述
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画面中网状物令观看者有束缚感,寓意着现代生活中较为封闭的环境,手电、正午阳光等强烈光源,画中人与动物的重复出现,焦灼凝固的气氛,表现人物忧郁且无声的潜意识与梦境,表达作者对现当代人与社会环境的的反思和关切。
《光线之三》 布面油画40×60cm 指导教师 胡建成、林茂
《梦游》 布面油画60×85cm指导教师胡建成、林茂
《微风》 布面油画40×60cm指导教师胡建成、林茂
《寻》 布面油画60×65cm指导教师胡建成、林茂
第一工作室 / 徐凤麟
作品阐述
作品关注的一直是身边熟悉的人的形象,希望通过油画肖像画探索出具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油画艺术语言。肖像画记录了画家对被画者个性的介入和理解。父母肖像的绘制过程是我长时间凝视父母的一次体验,也是一次无言的深入交流。
《二十四岁的自画像》 布面油画146.5×101cm指导教师胡建成、林茂
《父亲肖像》 布面油画39×50cm 指导教师 胡建成、林茂
《母亲肖像》 布面油画39×50cm指导教师胡建成、林茂
《疫情期间的自画像》 布面油画50×60cm 指导教师 胡建成、林茂
第一工作室 / 徐乙宁
作品阐述
《冬奥畅想》
北京冬奥会即将到来,画中女青年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一名颁奖司仪志愿者,在青春与青年时代可以参与和观摩两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体育盛会,生逢其时!
《生命卫士》
那一个冬天,钟南山院士北上武汉的身影,深深印在国人心中,他是国之士者的代表,铭记,礼赞逆风而行的生命卫士!
《冬奥畅想》 布面油画70×70cm 指导老师 孙逊
《生命卫士》 布面油画80×80cm 指导老师 孙逊
第二工作室 / 牛继钊
作品阐述
开放的剧场,是破坏还是重建,浮游的生态总有它内在的规则,场景或山或石,或冰或水,萦绕的残骸终将归为沉寂,新的轮回行将展开。在创作过中尝试去直面本相,关照内在的心灵,从虚构中重演,在真实里探寻,痕迹是行动的注脚。
《虚构的剧场》油画 140×250cm 指导老师 马晓腾
第二工作室 / 高彦
作品阐述
《晨》
晨是沉睡到苏醒、从静止到萌动过渡的时刻,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新生;一群年轻人经过短暂的相聚后又即将各奔东西,或眠或醒的清晨是他们最后相伴的时刻;一只从窗外飞入的鸟儿打破了宁静,带来清晨的第一缕霞光,也象征着短暂易逝的青春。
《一隅光阴》
女孩在角落里放空思绪,像是生活中偶尔卡带的瞬间。
《晨》 布面油画150×225cm 指导老师 王少伦
第二工作室 / 王梓境
《灯塔和废墟》 布面油画120×180cm 指导老师 王少伦
第二工作室 / 陈夏
作品阐述
绘画作品潜藏着情绪,是人性的感性显现,深邃荒诞而神圣,杂乱、弃别、遗忘,用不同的角度观察、审视与思考,激荡而惊艳,荡气回肠。倾盆大雨,淅沥哗啦,风吹过,草木无声。
《无尽之地:草木声》 布面油画200×300cm 指导老师 康蕾
第二工作室 / 李仲舒
作品阐述
城市系列的创作,在关注现代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同时,这也是和自己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时趴在soho的栏杆上看着来去匆匆的人们,即使是十分热闹的商业环境里,似乎也充满了某种孤独又匆忙的气氛。在里面玩耍的孩子与散步的人们仿佛因为在匆忙与紧张的节奏中而变得格外难得。
《2020城市系列》之一坦培拉120×190cm 指导教师 康蕾
《2020城市系列》之二 坦培拉120×150cm 指导教师 康蕾
《2020城市系列》之三坦培拉30×30cm 指导教师 康蕾
《2020城市系列》之四 坦培30×30cm指导教师 康蕾
第二工作室 / 毕维维
作品阐述
以具象的描绘的画面在形式构成中体现出抽象与规则,创造一个带有透视和荒诞的空间,并将符号化的东西减弱与消融。在意象研究的探索过程中探索色彩,寻求情绪化的空间延展,把观者带进一个静止又相对运动的画面状态。
《透明》布面丙烯50×50CM指导教师石煜
《迷》NO.2 布面丙烯150×130cm 指导教师 石煜
《透明》NO.2 布面丙烯50×50cm 指导教师石煜
《分裂》 布面丙烯150×130cm 指导教师 石煜
第二工作室 / 孟佳宝
作品阐述
长久以来我一直被光色反应吸引。今年的研究重点在于绘画中的光色对造型的“意化”。光斑色彩交织笼罩在十张或陌生、或熟悉的脸上,如一层“衣服”保护着他们隐秘的表情,也吐露着他们难以言说的“内心戏”。画面色彩延伸至古典样式的外框上,将肖像固有空间冲破,追求一种相外的意味。
《五光十相》系列一 布面油画 尺寸可变指导老师石煜、王少伦
《五光十相》 系列二 布面油画 尺寸可变 指导老师 石煜、王少伦
《焰火青年》系列一 木框丙烯 直径120cm 指导老师 王少伦、石煜
《焰火青年》系列二 木框丙烯 直径120cm 指导老师 王少伦、石煜
第二工作室 / 金俞珉
作品阐述
本人的毕业创作表达了本人对“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一些思考。《沦线》指的是“性善论”,画面中心迸发出彩色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线条的颜色也逐渐转变为平稳的黑白。《呈线》指的是“性恶论”,画面中心深处是用沉闷的深色调代表性本恶,经过后天的学习,线条如花般散发出缤纷的色彩,代表生命的美好。
《呈线》 水彩、陶泥、木板、树脂130×130cm 指导老师 康蕾
《呈线》 (侧面)
第二工作室 /漫兰
作品阐述
游牧即意味着游动,游动是用以表现事物没有固定据点的活动。蒙古族自古以来都是以游牧生活作为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族群。当下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是定居与游牧两种方式并存。这想法当中,希望能够同时表现定居文化或者说固定建筑,以及以游动的、不固定的形式作为媒介的,能够表达蒙古人文化本质的游牧生活的内在和游动的特性。
《Migration》 布面油画180×180cm指导教师 康蕾
第三工作室 /陈国宝
作品阐述
寝不安席,不知道不明了。但每个人看世界似乎都带着某种印记。
《深根》 油画棒207×216cm 指导教师 刘小东
《深根之双子座》 布面木板21×15cm×2 指导教师 刘小东
《深根之年轻饭》 布面木板37×27cm指导教师刘小东
《深根之寝不安席》 油画100×73cm 指导教师 刘小东
第三工作室 / 刘嘉仪
作品阐述
太阳落下,街灯闪耀,路面和玻璃幕墙倒影反光着城市中的各种光色;这些城市中写字楼林立的区域让我十分着迷,着迷的不仅仅是华灯初上的场面,而是人——尤其是人与城市的关系。在某些时分,写字楼里的白领人士会涌向街道,场面繁忙且有序,像是生物体内错综复杂的呼吸,你不知道这一切究竟是如何运行的,但一切井井有条。
《城市的眼睛18:36》布面油画140×200cm 指导教师 刘小东
第三工作室 / 程亮
作品阐述
“表情”既是个体心理状态存在的外在显现,也是个体对抗和联系世界的生理反应机制。在这层显现到真相之间有一段距离,有一种复杂的结构,它随时可以改变,这种感受使我深深质疑它的样貌,质疑它的真实,质疑它的肤浅,质疑它的深刻,质疑它流露在生活中情感体验。
《临时结构1》 布面油画180×200cm 指导教师 刘商英
《临时结构4》 布面油画38×45cm指导教师 刘商英
第三工作室 / 丁鸿丹
作品阐述
我在创作中会用诙谐,戏谑的角度去看待和描绘时代,社会发生的事件。《荒诞2020》是我在2020年最后一个月创作的,画中的舞女来自一战毒气战中舞女的形象,她们在欢快的舞蹈,不知道远处即将行驶来的火车。我想用画面中的紧张与欢乐冲突的这个氛围来反映这个疫情期间,人类命运、情感和社会现实之下的矛盾冲突。
《荒诞 2020》 布面油画125×165cm 指导教师 刘商英
《我的父亲》 纸质油画31×41cm指导教师 刘商英
《男孩系列1》纸质油画31×41cm指导教师刘商英
《男孩系列2》纸质油画31×41cm指导教师刘商英
第三工作室 / 何芳
作品阐述
《美丽新世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古代欧洲圣像画与湿壁画,以对人与机器结合产生异化的思考作为主题。由若干肖像组画组成,用古老的坦培拉绘画来描绘未来时代,同时赋予画面时间性、戏剧性和可读性。重点表现现代人的孤独和现代人对“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焦虑与反思。
《美丽新世界》组画之一 木板坦培拉15×21cm 指导教师 喻红
《美丽新世界》组画之二 木板坦培拉24×33cm 指导教师 喻红
《美丽新世界》组画之三 木板坦培拉20×60cm 指导教师 喻红
《美丽新世界》组画之四 木板坦培拉20×60cm 指导教师 喻红
第四工作室 / 薄司晗
作品阐述
现代社会的青年男女的现状。蜗居城市的男女被无尽的物质消费吞噬,精神世界很难找到一处可以栖息的缝隙。紧握住对方手的情侣,希望能从这个世界幸存下来...
《情侣》 综合材料140×160cm 指导教师 王玉平
第四工作室 / 易大力
作品阐述
18:51,准备进入睡眠。
《18:51》一纸本丙烯70×180cm 指导教师王玉平
《18:51》二 纸本丙烯70×180cm 指导教师 王玉平
第四工作室 / 蒋俊蕾
作品阐述
这批作品是疫情期间创作的一批纸本小画的延续,取材以周遭的人、事、景为对象,更多想表达的是个人的一些心境和态度,也希望能在作品中寻找到些许温暖。在此次的创作过程中对排列色彩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乐在其中,且切实认识并体会到密度的处理,它让我摆脱写实,进入了主观创作,这也是此次创作最大的收获。
《凡尘系列》二 布面丙烯160x180cm 指导教师 申玲
第四工作室 / 张腾
作品阐述
我总是钟情于这类索然无味的寻常物象,对它们充满怜爱,甚至倾注了微妙的情感。于是我常将物与象置于单纯的色彩语言之中,自然无我地诉诸笔端,使情态跃然之上。在我看来,越是简单纯粹的命题,就越能将真实从隐秘中解放出来。因此,我隔离般地封闭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厌其烦地从平凡而单调的命题中去探寻绘画本真的状态。
《謐》 木板丙烯 尺寸不等 指导教师 申玲
《年》 木板丙烯10×10cm 指导教师 申玲
《手》 木板丙烯15×15cm 指导教师 申玲
《原》 木板丙烯15×20cm 指导教师 申玲
第四工作室 / 陈作
作品阐述
这件作品以身边画家朋友和罗马湖地区为内容,描绘了两棵树,一面墙和一个画家的形象。这个图示可以从梵高《去往塔拉斯孔路上的画家》和培根早期作品中看到原型。通过互象的手段体验绘画的过程以及个人经验的分享。
《两棵树(年轻画家)》 布面油画200×150cm 指导教师 裴咏梅
第四工作室 /马皓源
作品阐述
运用大量宝石、陨石、钻石,来表现画面。陨石本就是天外来物,大批量的陨石和陨石粉末表现浩瀚的宇宙,大批量的宝石代表宇宙中闪闪发光的银河,是对生的一种向往。更是代表了生命的一种轮回。
《星尘》 综合材料300×150cm 指导教师 裴咏梅
第四工作室 /韩博
作品阐述
西方故事中,女性是男性的第十二根肋骨,是来自伊甸园的原罪。
《untitled》油画、金箔100×200cm 指导教师裴咏梅
《untitled》二油画、金箔100×200cm 指导教师 裴咏梅
第四工作室 / 王强
作品阐述
从2011年考上美院到2021年毕业,我最青春的十年和最美的时光都洒在了这儿。我又是一个极爱大学生活的人。在这个具有仪式感的季节,我想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跟我的大学生活告别。我尝试了一种接近小孩子本能的绘画方式(因为小孩子画画是那样纯真和快乐)来描、写我所热爱的这片土壤以及上面的故事。
《我的大学时》 综合材料180×220cm+30×30cm 指导教师 申玲
第四工作室 /陈睿
作品阐述
《仿佛在人间》表达我对于死亡艺术的偏好,以及自身真实情感的抒发。作品中我想象有一个代表死亡的形象,这个形象藏在大雾中,代表着这个概念一直在潜意识中,一直迫不及待地要突破界限,到达意识层。而当它终于成为意识的那一刻, 这一画面真实的在眼前爆发了。
《仿佛在人间》 木板、亚麻布、油彩、环氧树脂、花岗岩、铜饰140×195cm 指导教师 裴咏梅
第五工作室 /陈家红
作品阐述
我想要试图制造一种关于水的人工景观,一滴水也可以是一个微型景观,我们环境中的“温度、湿度这些抽象的因素都影响了这种景观的存留的时间与状态,动态的水有着不同的形态,这些想法来源于对我对人化的自然的想象,把自然材料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
《静止回溯》 布面材料100×80cm 指导教师 刘刚
第五工作室 /毛鹏华
作品阐述
时空瞬息万变,我们抓不住永恒却能把握当下,我试图将时间的观念注入作品中,用“简而又简”的方式凝结某个独一无二的时间点。
《0′33″》 手工纸、墨、丙烯160×97cm指导教师 刘刚
《11′55″》 手工纸、墨、丙烯160×97cm 指导教师 刘刚
第五工作室 / 解颖娇
作品阐述
光,抓不住,雾,总会散,不停说再见。我曾经无限接近过月亮,所爱隔阴阳,可念不可及。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有风。我们暂时拥有,随后失去。我们各自攀登,远方见。
《迷·生》 布面丙烯180×180cm 指导教师 刘刚
第五工作室 / 李思奇
作品阐述
我体验到自己的某些空幻和缺失,如果你有自己绘画的理想境界,心里依然有火焰,思考、快乐、迷惑,不屑甚至愤怒。在我的画上,我留出了前一段时间心脏位置变透明的部分,邀请你一起涂抹。如今绘画走过三万年了,全世界画过的画,都应算我们走过的路之一,绘画应更广阔。也许现在的你,落笔画出的所见,属于未来,超越未见。
《2077我们还能画些什么》 布面丙烯198×298cm 指导教师 孟禄丁
第五工作室 / 洪张博
作品阐述
生物技术使生命在分子层面的重塑成为可能,人们得以避免某些与生俱来的疾病困扰,扭转自然生命的既有演化路线,人们获得了主动介入自身生命重塑的可能空间与具体途径,人们可以借此实现生命形式的更新和完善,从而重新构建自我的生命形态。
《生物公民》 布面综合材料200×150cm 指导教师 孟禄丁
第五工作室 / 蘇莘媞
作品阐述
一对夫妻在自家门前整理花圃的瞬间被记录了下来,我在googlemap上散步时看到他们,觉得有缘,将他们用数位喷绘印出来,又将喷绘的墨水溶解,溶解的过程非常轻松,人物因绘画出現张力与自由,雖然如此,但两人的形象依旧在互联网中任人观看,所以说,除了有站在作品前看到原作的人,对其他人来说,我的绘画只是徒劳。
《无用的解放》 墨水、丙烯、亚克力板93×186cm指导教师 孟祿丁
第五工作室 / 尹在贰
作品阐述
《YOLO?YOLO!》在丰富与现代技术和物品的洪水中,笔者并非采用机械防止方式,而是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消费品和生活。这象征了现在消费社会的消耗性。笔者的作品在现代消费文化中展现出现代人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消费的方式和习惯来可以认识某个人的生活以及喜好,因此把消费解释称为日记。
《YOLOYOLO》 综合材料140×100cm 指导教师 刘刚
第五工作室 / 文瑞然
作品阐述
我认为绘画的强大力量,以及观众与绘画的积极关系的开端是“色彩”。超越任何造型元素,色彩本身成为绘画的自我。我的绘画追求色彩的压倒性。
《Untitled》 综合材料、丙烯120×100cm×2 指导教师 孟禄丁
版画系
陈奕如
Chen Yiru
作品阐述
在这视角中,天地充满了欲求带来的烧灼,这是人内心精神世界的投影。
理性的世界,在自然界里没有标准的几何图形,都是存在于人的理性世界。这些自然形看上去是山川河流但不是山川与河流本身,是一种人心构画出来的形态与符号。 而感性的角度,天地间很困境是人类自己带来的,都是内心映射的苦。
作品名称:《暗钝》
作品材质:水印版画
作品尺寸:115cm × 95cm
指导教师:陈 琦
创作年份:2020-2021
作品名称:《唯心造》
作品材质:水印版画
作品尺寸:115cm × 95cm
指导教师:陈 琦
创作年份:2020-2021
程毕迪斯
Cheng Bidisi
作品阐述
在宇宙历史的洪流中,人类文明沧海一粟,外层空间中许多星体关乎到人类文明的存在与否。
很可惜,了解他们的人还是少数,许多拥有闪光点的星球仍孤独地漂浮在宇宙中。
在《星碑计划》中,我为这些星球建造纪念碑,以拼装模型的互动形式来呈现作品。借以纪念碑的永恒性来表现人类文明与宇宙的关系。
诚然,建造纪念碑的过程是人类自恋、自大和贪婪的体现。但宇宙远比人类文明更加灿烂,更加永恒。在此我邀请每一位纪念碑的“建设者”参与其中。
作品名称:《星碑计划 (MONUMENT: PLANET) 》
作品材质:树脂,版画纸,亚克力,硝基漆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王华祥,陈琦,陈小文
创作年份:2021
丁科
Ding Ke
作品阐述
以边廓清晰却不可识别的意象作为画面元素,依据直觉任其涌动。各元素相互延展、自然生发,呈现出漩涡式的色彩和流动的线条,从而使作品脱离观念的抽象和叙事的具象,在思绪的流淌中,在实与虚、真与幻的模糊中,来表现物我两忘、心灵神驰的沉浸状态。
请横屏观看
作品名称:《心流》系列
作品材质:水印木版
作品尺寸:54cm × 42cm, 15幅
指导教师:张烨
创作年份:2021
葛雅
Ge Ya
作品阐述
在自适应系统中集群行为远比组成它的个体行为更复杂称为“涌现”,受此启发,着眼于在具有超个体意识的生物群落中种群特征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引入生成式对抗算法,让个体生物特征在AI框架内碰撞、博弈,试图探讨在艺术创作中AI主持生物特征集群的“涌现“,挖掘数字版画领域运用对抗算法与素材的创作潜能。
作品名称:《Emergence001》系列
作品材质:3D打印透明树脂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王华祥,陈琦,陈小文
创作年份:2021
蒋泉
Jiang Quan
作品阐述
树木的凋零,凋零出众不可名状之物,都来自于自然的派生。树木象征生命,凋零轮回,体现世间变与不变。作品创作理念是自然界与人类相处的时间、空间、记忆深处的关联,颜料调和不同粗细颗粒金刚砂,运用绘制作品肌理及媒介的形式表现色彩间的和谐感,在黑色的设置中凸显形于色撞击出的视觉效果,传达给人时间信息的轨迹。
作品名称:《转瞬即逝》系列
作品材质:综合版画,金刚砂
作品尺寸:100cm × 180cm
指导教师:唐承华
创作年份:2021
李双强
Li Shuangqiang
作品阐述
在被“祛魅”的现代世界,主导世界的理性善于发现事物规律,却无法如神话般赋予世界“意义”,虚无前所未有的包裹着我们。人类的精神或灵魂似乎被抛弃在但丁《神曲》中的漂泊之地--灵泊(Limbo)。我用虚化和残缺的神的形象和我自己双手来表现这种精神无所寄托的虚无感,铜版低效笨拙的刮刻与扎点更强化这无力感。也许理性法则将意义遮蔽的迷雾终将散去,但那需要我们不昧因果,如实观照,用本心去感知世界,进而重新发掘世界的魅力与“意义”。
作品名称:《灵泊》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150cm × 150cm
指导教师:祝彦春
创作年份:2020-2021
李文鹏
Li Wenpeng
作品阐述
作品尝试用自己的版画语言去构建出心中所想象的仙人生活的山水世界。仙人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象,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的最高想象和向往,并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对政治,经济,思想,风俗,信仰,文化,艺术等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而如今这个时代作者以仙为题材进创作,创造出一幅形象各异的仙人们隐藏在之间优哉游哉生活的画面,想要尝试让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快的活节奏中的人们,能在观看画寻找画中悠闲仙的形象时将时间慢下来,感受到丝与平不同的怡然与舒适。
作品名称:《山里有仙人-群玉(壹、贰、叁)》
作品材质:油印木刻版画
作品尺寸:60cm × 90cm , 3幅
指导教师:王华祥
创作年份:2021
梁鹤鸣
Liang Heming
作品阐述
笺纸是中国传统信札文化中情感时空的纽带,古人将纸中作陪衬的图像之集合称为笺谱。我以笺谱作为表现形式进行创作,虽然书信往来变成了一种古朴的生活方式,笺谱不再有那么强的功能性。但我想在其艺术性上更深挖掘,在传统版画语言中寻找一种平衡来适应与表达更多题材,试着创造出一种具有传统意味的水印版画小品。
作品名称:《新雨变古笺谱》
作品材质:宣纸,梨木板,国画颜料
作品尺寸:30cm × 18.5cm
指导教师:张烨
创作年份:2021
刘璇
Liu Xuan
作品阐述
《 Melancholy忧郁》系列铜版画以线腐蚀方式刻画主体,又以软蜡技法将实物拓印留下痕迹,作为遮盖线腐蚀部分的“面纱”,追求一种铜版本体语言上“隐蔽的象征性”, 给单纯的线性语言带来一丝隐晦感与象征含义,是一种日渐消亡的“赋魅”。
春天的花朵,浪漫的遁世,缺失的欢愉,摆脱重力的灵魂,飞跃躯体的痕迹……当一切消逝之时,只有躯体的痕迹依然存在。
作品名称:《MELANCHOLY》系列作品
(《沉没》《降临》《吞梦》《沌蒙》《面纱》《坠入》)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李晓林
创作年份:2021
娄能斌
Lou Nengbin
作品阐述
我在 DEXCOM CLARITY等数据管理系统中记录并分享的1型糖尿病治疗血糖数据中采集了中国区的数据。
选取与我类似的 28 组数据——平均葡萄糖、标准差、最好的血糖日、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归纳分析,使数据与五声音阶对应,用古典式结构处理方式进行声学转换。
作品名称:《可以不加糖》系列
作品材质:DEXCOM云数据,ACCU试纸,Abbott传感器,扬声器
作品时长:37分03秒
指导教师:李帆
创作年份:2021
陆凡
Lu Fan
作品阐述
“chora”源自柏拉图的 《蒂迈欧篇》。在万物被授予秩序之时,宇宙就形成了。假如说赋予秩序是父性权能的话,那么,“chora”可以说就是在父亲登场以前的舞台上起作用的母性力量。克里斯托娃将其解读为无秩序的运动性空间,与母亲,养育相联系,是母性的“振动的容器”,此消彼长,绵延不息。因此我选择了模糊的女性形象、躯干以及植物作为画面的内容。
作品名称:《chora》系列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李晓林
创作年份:2021
马博
Ma Bo
作品阐述
社会中有很多复杂因素不可控,也是未能提前预测,容易处处碰壁,适合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与世界有个对话。而我们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自己,沉寂于复杂纠结的内心世界中。
作品名称:《限度》系列
作品材质:亚麻布,油画,丙烯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杨宏伟
创作年份:2021
倪平
Ni Ping
作品阐述
我一直在探寻故乡与我的关系。作为艺术家,我不断尝试用各种语言和材料去表达我心中的故乡。我认为耐心的描摹片段化的场景能使我更接近我心中的故乡。山、树、房屋等等的形象一直令我着迷,我不断的变换材料去表达它,力求能让我更加完整的回忆起故乡。但我还是离它很远,我的记忆也逐渐的变模糊。
作品名称:《乡关何处》系列
作品材质:铅笔,亚克力,油墨,康颂250g版画纸,胶水,古籍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武将
创作年份:2021
倪想
Ni Xiang
作品阐述
我将人造建筑融入于自然之物中,试图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世界。
作品名称:《鲸落》、《生命之树》
作品材质:木口木刻
作品尺寸:40cm × 50cm
指导教师:杨宏伟
创作年份:2021
孙子珺
Sun Zijun
作品阐述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心理分析学家荣格将起源于佛教的曼陀罗绘画引人西方心理学领域,他发现曼陀罗作为一种原型图式,通过绘制几何结构和色彩,可以连接我们的内在力量,起到心理疗愈的效果。
2020-2021年,全世界疫情严重,人心惶惶,作者借用曼陀罗图式来进行绘画,试图平静内心并寻找隐秘于心的情感和潜意识,以双图层叠加映射的方式呈现版画色彩与空间架构的关系。
作品名称:《覓境》系列
作品材质:数码版画,亚克力
作品尺寸:60cm × 60cm
指导教师:刘丽萍
创作年份:2021
王华
Wang Hua
作品阐述
灵感来源于对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万物初始消亡抵不过时光流转。嗟叹之,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今时月确是古时月吗?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无物常驻。也就是说,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生长,不断地产生和消灭。月,亦当如是。作品通过对故乡景物的描绘来反映对时光和存在的思考。
请横屏观看
作品名称:《蛰蛰兮》
作品材质:丝网版画
作品尺寸:49cm × 240cm
指导教师:周吉荣
创作年份:2021
王瑞涛
Wang Ruitao
作品阐述
光与废墟二者间的结合,演绎了一个矛盾的故事,它包含着我的怀疑、焦虑、舒适与自在。不管是绘制铜版,还是身处废墟,我都在其中能够得到某种舒适与自在,但在内心中对自己、对生活的怀疑与焦虑,却也时刻伴随。它不仅仅是城市过往的现实,也是我个人精神世界状态的外现。
作品名称:《静寂之地》系列
(《坐墟观水》、《无名屋》、《过去的景致》、《温暖之火》)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李晓林
创作年份:2021
吴思林
Wu Silin
作品阐述
儿时受到鲁滨逊孤独但独立的生存状态影响我在独自面对人生时也成为了一个鲁滨逊,我会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去创立属于自己乐园。在疫情期间的人们更像一座座孤岛,人人都像是鲁冰逊,很多时候都是孤独的,会在无能为力时绝处逢生的,也会为鸡毛蒜皮的日常所苦恼的。所以我试图用鲁滨逊这一题材与观者建立一种可读性。
作品名称:《鲁冰逊》系列
作品材质:木板丙烯,色粉,树脂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李帆
创作年份:2021
许藤瓒
Xu Tengzan
作品阐述
圆环这一立体图形是建模软件中最基本的的一个图形之一,且没有棱角没有始末自身却有着一个无限的空间关系。基础且神秘。每一个单独的部分都是以红环为出发联想说明“没看见的不等于不存在,不理解的不等于不合理。”这一个人化的世界观及宇宙观。平面与空间的视觉转换、观看的角度与方式的不同营造出的不同视觉体验。
作品名称:《克尔白》系列
作品材质:纸质,铝合金,亚克力,像素,磁悬浮,密度板
作品尺寸:200cm × 200cm
指导教师:康剑飞
创作年份:2020-2021
杨蝉翼
Li Shuangqiang
作品阐述
莱布尼茨说上帝用0和1创造了世界的“有”和“无”。
信息时代,0和1构成了计算机所有的数据和信息。
而在我的头脑之中,这是我所有的、最饱满的,想说但又无法言说的汹涌和澎湃。
在这个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统摄的宇宙里,每个个体都以某种方式融入到文明的大故事中,我们是文明的经历,是熵增洪流中的低熵瞬息。
作品名称:《固态储存》系列
作品材质:丝网版画,影像,LED灯
作品尺寸:270cm × 180cm × 30cm/70cm × 70cm × 20cm
指导教师:唐承华
创作年份:2021
杨家豪
Yang Jiahao
作品阐述
树木来自于空气,燃烧的是阳光;泉水是非分明,雷霆闪电于晴日落在面前,孩童仍然嬉戏在水涧;听说世界结束的方式并非一声巨响,而是一阵呜咽。
作品名称:《热寂》系列
作品材质:木炭条,木刻板,数字绘画,3D动画
作品时长:5分11秒
指导教师:苏新平
创作年份:2019-2021
张安迪
Zhang Andi
作品阐述
儿时的绘画日记对我而言不仅是珍藏,还有带我跨越时间的能力,给我更真实的个人与时代记忆。
引发我与20年前自己的跨时空对谈:凭记忆填充、由经历扩展“我们”共同的回忆,有挤压、剥落、限制、扭曲,却也是无忧、天真、向往、美好。
虽然换了表达方式,但我依然同20年前的“你”一样,都在描绘自己的时代。
作品名称:《我和我的对谈》系列
作品材质:丝网版,数码版,树脂凸版,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100cm × 150cm, 2件
指导教师:武宏
创作年份:2020-2021
张锦龙
Zhang Jinlong
作品阐述
“球”概念要先于人而存在,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的球体, “球”在作品中象征了“技术” 、“理念”。人的进化衍变像是被某种类似于“球”的东西牵引着,人对这种东西既着迷又被它奴役,同时促使人的技术发展;制造出种种奇特“景观”。
作品名称:《启示》、《进化》、《衍生》
作品材质:木口木刻
作品尺寸:45cm x 60cm, 3幅
指导教师:杨宏伟
创作年份:2021
张书玮
Zhang Shuwei
作品阐述
对一件作品的解读往往需要了解作者的内心或表达的隐晦之意。
我的作品《故事》在阐述一个虚构的事实,让故事仅仅是故事本身,尽量缩减作者的情感表达。按照剧本中主人公的行动需要和目标动机来推进故事发展,以色片渲染的画面氛围。运用无字绘本的图像模糊性,让读者自行解读故事的起因发展。
作品名称:《故事》
作品材质:水彩、彩铅、塑料片
作品尺寸:14cm x 20cm
指导教师:武宏
创作年份:2021
张子薇
Zhang Ziwei
创作阐述
在作品《菌落·共生》中,意图通过实体与光影相结合,呈现由细胞个体聚集共生而形成的细胞菌落状态。光线穿透细胞状的亚克力,将其投射在向外蔓延的枝状网络上,它们在密集的、互相依赖的群体中微妙地互相反应、协调,使其看似一个巨大的怪异生物。生命的偶然性和未知性,使个体在形成整体的过程中充满偶然与随机,生命与生命之间又充满关联,在这样的共生中,原本分离的生物彼此交融在一起,既是个体,又是这个庞大生命体中的构成部分。以此表现对自然事物之间联系和对生命的思考。
作品名称:《菌落·共生》
作品材质:亚克力,玻璃颜料,丝网版,木板丙烯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周吉荣
创作年份:2021
赵阳
Zhao Yang
创作阐述
《临时关系》这一系列创作是从媒介材料的尝试出发,内容涉及空间,人物,道具之间的关系,不同场景化的视角,以及材质和视觉的起伏变化,通过特定形式的组合与拼贴,形成一种临时叙事,试图突破一些常规的形式语言,带来某种视觉和材质关系上的新意,通过一定的制作性寻找与版画的某种关联或转变,企图引起观者的共鸣。
作品名称:《临时关系》系列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康剑飞
创作年份:2021
周婷
Zhou Ting
创作阐述
此系列是我内心调适过程的呈现。我的目标是通过绘画使自己逐渐找到内心的平稳与安静,因此采用了画重复的线条、图案等方式,从局部逐渐推至整个纸面,注意力放在落笔的当下,不设定画面的最终结果,对整体效果的把控标准是“看起来比较舒服。材料选择毛笔和墨水,因为它们于我来说不易控制,需要我集中精力保持稳定的动作。蓝色使我感到镇静,红色则令人感到温和。
作品名称:《无题》系列
作品材质:毛笔 ,墨水,纸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李帆
创作年份:2021
2024年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录取通知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2024年山西省高考统招录取通知书邮寄情况的通知
2024年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普通类录取分数线,山西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云南省
2024年伊春职业学院录取通知书,伊春职业学院2024年山西省录取通知书EMS快递单号
2024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录取通知书,长春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山西省军士通知书已发出,邮单号开通查询
2024年沈阳医学院录取查询,【录取查询】沈阳医学院2024年在山西省专科录取结果可查询,附录取查询方式
2024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录取通知书,常州大学怀德学院2024年新生录取通知书已全部寄出
2024年扬州市职业大学入学须知,扬州市职业大学2024级新同学入学须知
2024年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录取查询,山东工业职业学院2024年招生工作完成
2024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新生大数据,福州外语外贸学院2024新生数据大揭秘
2024年大连科技学院录取查询,大连科技学院2024年山西专科录取公告
在了解美术高考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艺术类高考。 艺术类高考是指学习艺术类专业并且参加普通高考。艺术类高考区别于普通高考不仅要学习文化课还需要学习艺术专业课.【CTRL+D 收藏】
综合2024/7/29
综合2024/7/18
综合2024/7/18
综合2024/7/18
综合2024/7/16
综合202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