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高教研究》| 施春宏: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北语高教研究》| 施春宏: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作者简介

施春宏,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教授,《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研究领域涉及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近年着力从事构式语法、语体语法、韵律语法的理论与应用探索,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研究,并积极开展语言学前沿思想和成果的教学转化与科学普及工作。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学术随笔180余篇、译文数篇。目前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语特征的多元语法理论探索(多卷本)”。

北京语言大学

首先感谢研究生院今天给我跟大家交流的机会。其实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这个重大问题,自己平时只有一些感性认识,并没有深入探讨过,本来是不敢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来说的,但领导说是学校的指示,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我自己有三重身份:当过近二十年的研究生导师,平时也做一些学术研究,加上长时间在学术期刊做编辑工作,因此对学术能力这方面问题,不能说一点想法也没有。接到任务后,便抓紧时间看材料,同时借此梳理一下自己跟研究生打交道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思考,尤其是自己带研究生过程中的一些感悟。这里便向大家汇报一下所读、所思、所行,不当之处,请多批评。

在具体展开之前,先做个解题。首先,“研究生”,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钻研探究”的求学之“生”,还没有到“熟”的阶段,但是一定要进到钻研探究这个程序当中。所以,研究生要立足于科学研究,这样才能“生”而为“人”——既是一个生物人,也是一个社会人,更是一个学术人。其次,研究生作为特殊的“学者”,他所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学术,他是以学术的方式去看世界,把世界的结构、功能化为学术,并用学术的形式将其成果展现在世界面前。另外,读研究生最终当然是希望拿到学位。学位应该是能够体现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位置,一种评价,一种标杆,但如果没有学术的话,学位似乎就成了学历的“画皮”,结果自然是有学历无学力,有学位无学品。

根据上面这样的感知和理解,这次向大家汇报的内容便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第一是如何理解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第二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比较现实的、需要破解的难题;第三是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第四是如何定位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学术关系。由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说同一个问题,因此有些内容可能存在交叉。上面这些方面,有的还只是提出问题;有的可能别人从其他角度谈过了,这些情况就说得简略些;有的可能是一些新的认识;有的现实情况比较复杂,便展开说一下。总的来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一、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若干维度

下面先从一些大的方面来谈谈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若干维度。这些内容不都是我自己的发明、发现,很多是我阅读材料时整理得来的,主要与研究生应该怎样有效定位自己的学术品质有关。其中也包括我自己读硕士、读博士时导师们的要求,当然也有自己指导研究生的一些随想。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共识多的地方,就简单带过。

(一)良好的学风

研究生要有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求实精神,要喜欢学术性思考,并且遵循良好的学术规范。这一点很基础,也很重要,是学术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充分的学识

研究生当然要有充分的学识,包括知识、修养、创造力等。不能把自己简单地当作一个知识的搬运工,要既读又研还究。作为研究生,既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良好的知识建构能力和发现新知的能力。

上面这两个方面,一般都讨论得比较充分了,这里不再展开。下面重点谈一下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结构系统,这也是研究生培养应该着力采取具体措施的地方。

(三)系统的学术能力

这方面不同学者的归纳角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内容应该差不多。我梳理了一下,研究生学术能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严谨的思维能力

研究生需要培养的能力结构中,第一个是严谨的思维能力,其中与学术研究关联度最高的是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观点结构化能力,还有隐喻转喻能力,最后一个下面谈想象能力时具体去说。思维能力训练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功,但这方面似乎还比较缺,比较弱,这必然导致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力度不够,甚至理解学术的能力也比较低。

2.透彻的理解能力

在阅读与思考中要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能力,要有高效阅读的能力、概括观点的能力、拓展应用空间的能力等。没有大量的高端的阅读和理解,谈不上读研究生。不能够将阅读的材料和自己的研究实践结合起来,也很难说是个好研 究生。

3.敏锐的判断能力

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能力做出高质量的判断。我这里讲的判断比一般人的理解要宽泛一些。第一个是对现象的判断,即:这个现象的特征是什么?在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是不是值得研究?如何去研究?第二个是对理论的判断。理论是有现象偏向性的,现象也有理论偏向性,这个理论适用什么现象,抑或这个现象适合什么理论,这是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容易人云亦云。第三个是对前瞻的判断,即:当下学科、领域的发展空间在哪儿?哪个地方正发生着突破性变化?哪些领域的知识增长点比较多?这三个方面都涉及敏锐的判断力。这是与研究选题关联度非常紧密的能力,判断力高低是研究能力高低的基本标杆。

4.丰富的想象能力

关于这一点,一般不怎么强调,或者简单地理解成类似文学艺术想象方面的能力。我觉得学术研究中的想象能力有特殊所指,而且对研究生能力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就现实状况而言,其重要性甚至怎么说都不过分。对此,我自己在教学和研究以及做编辑的过程中感受比较多,因此想多说两句。

概而言之,研究生需要培养的想象能力包括隐喻能力和转喻能力两个方面。

研究生应该有特别活跃的隐喻能力。你能从一个现象推导出另一个现象,从一种情境切换到另一种情境,基于一种分析模型建构出另一种分析模型,这就是隐喻能力。这种联想越丰富、敏捷,说明你的隐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拓展学术的深度和广度。

你现在学一个学科的知识,即便将来不从事与这个学科直接相关的工作,仍然可以运用在这个学科中获得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去做事情,而且做得也不会差。这也是隐喻能力,是更广泛的认知隐喻能力。

我们通常说要学有所用,但有时理解得太狭隘,太功利,一是希望学了就能直接用,二是学哪个领域的知识就在哪个领域用。这些认识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切实际的。高校学科分工再细密,也不能充分适应社会的所有需要;何况理论和实践本身就不是完全对应的。其实,人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常态,而高质量的学习就是在用当下相对确定的行为去适应未来的不确定性,迎接未来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挑战。因此,大学里要培养的是一些基础性能力,培养的是能够发展个人学习和不断思考的能力,培养的是认知世界和建设世界的方式和能力,培养的是能够结合实践来思考问题提升认知的能力。举个例子,我经常跟学生开玩笑,没有哪个高校开一门课程叫总书记课或总理课,但是我们国家一定有总书记,一定有总理,那么怎么办呢?还有校长书记、部长厅长、董事长总经理等。从事这些职务的人有可能是文科出身,也可能是理科出身,但都不影响他当总书记总理,当校长书记,当部长厅长,当董事长总经理。这其实蕴含着一个大道理:不同领域的知识之间存在着隐喻性关联。研究生要把这些不同知识之间的隐喻性关联有效地建立起来。这就是我说的隐喻能力,包括拓展领域内知识的能力,吸收跨领域知识的能力,迁移不同领域之间知识的能力。例如语法研究,你怎么把句法、词法这方面内容拓展到包括音法、韵律、义法、用法等大语法当中。再如语言学怎么跟文学、考古学、经济学、犯罪学结合,或者怎么跟现在的AI结合等等,都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除了隐喻能力,研究生还要有千回百转的转喻能力。这就要求能够从部分看到整体,从整体又能更清楚地看到部分,以及从一个部分转到另一部分;从现象看到特征,从特征又能看到更丰富的现象。这牵涉对事物所呈现的信息的感知和理解。很多知识开始呈现的时候,信息是不全的,我们要能够从部分信息看到更多的信息,从这方面信息看到其他方面的信息。

隐喻能力和转喻能力都是认知领域很重要的能力,不可或缺。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展结构性思维的能力。人生大部分知识不是学得的,而是悟得的、推得的,是在实践中通过运用隐喻能力和转喻能力而获得的。

5.规范的操作能力

这是研究生训练特别要强调的方面。首先要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即你至少要对你这个学科怎么研究很熟悉。比如,开车,知道如何掌握方向盘;吃西餐,知道怎么用叉子。而且要非常熟练。除了学科内的操作规范,还有科学研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理操作规范,我们在后面谈学科之术和学理之术的关系时再来说明。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在当下,积极培养运用数据的能力很重要,也很迫切。对研究生而言,数据就是“学力”,就是“生产力”。数据研究方法在不断迭代,基于数据研究产生的思想不断更新,因此,怎么运用数据的生产力高效产出前沿性的知识,应该成为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中新的基础要求,并形成新的操作规范。

6.准确的表达能力

想法再好,也要通过准确到位的表达才能呈现出来。陈述报告、写作论文等,是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有的学生,只会写一些口水性的话,写出的论文也是散装的,陈述一件事说了半天也不在点子上,这是很糟糕的事。关于学术论文写作方面要注意的问题,下面谈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时稍微具体地展开一下,这里暂不展开。

上面提到的六个维度的学术能力,当然是一个整体,一个能力系统,若在某个方面有明显欠缺,必然会大大影响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整体提升。但我们在训练时,可以一项一项地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每个维度都可以作为专题来深入探讨。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这些能力,都是从取法乎上的高标准严要求来说的,现实情况自然有所差异,而且硕士生和博士生应该存在质的差异。能力发展是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仰望山巅,拾级而上。

二、当前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中存在的几个迷思

当前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迷思,即自己困惑或令人迷惑的问题。第一个是学业定位的迷思。第二个是对“问题意识”的迷思,老师经常讲研究生学习时要有问题意识,但是我在阅读材料时发现,一般所指的“问题”多偏于从现象分析的角度来看的具体问题,这似乎还没有充分展示问题意识的价值。第三个是硕博之思,我们的研究生经常被这样教育:硕士生要硕,博士生要博。对这个说法我也有点困惑,这里面是深和广的问题。第四个就是关于知道和识见之间关系的迷思。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培养了很多,很多时候是作为“知道分子”来培养的,我们很多教材倾向于培养知道分子,而不是培养知识分子。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具体说一下当前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中存在的几个迷思。这是我这些年跟学生交流得比较多的地方,牵涉的面比较广,而且也不限于研究生的求学阶段。

(一)学业定位的迷思

研究生学业定位的现实迷思可从能力定位和职业定位两方面来认识。

1.能力定位的迷思

现在研究生扩招力度很大,有时是突然地大幅度增加,按道理,即使人数增加,培养方式也应该跟以前一样,不能放松。可现实是,带两三个研究生跟同时带十几个研究生,效果肯定不一样,而且研究生的总体素质也肯定不一样(我说的是平均水平,优秀生的绝对数量当然并不比以前少,因此我并不认为现在的研究生水平今不如昔)。这是必须认清的现实问题。现在有很多硕士研究生,让人感觉就是“本科+”或“本科后”,老师课上讲,他记笔记,然后考试前背一背,再凑一些材料,基本上课程就完成了。甚至还用“高中+”或“高中后”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就我上研究生大课的情况来看,这种状况还比较多,尤其是研究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本科+”“本科后”的情况比较普遍。有些学生不看材料而听不懂课,就认为是老师讲得不清楚。我觉得,研究生的课,不应该是老师在课堂上就能把学生完全讲明白,否则这门课研究的分量或许不太够,至少不够前沿。同样,博士生里“硕士+”“硕士后”的情况也比较多。我每年审博士论文的时候都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很多论文的章节之间没有什么逻辑关联,每一章就跟各自独立的硕士论文或平时课程作业似的。学生把硕士生读成了“本科+”“本科后”,把博士生读成了“硕士+”“硕士后”,我们该怎么办?这就告诉我们,学术能力的发展确实需要注重培养过程的训练,让学生尽快从“本科+”“本科后”过渡到硕士生,从“硕士+”“硕士后”过渡到博士生。我们要想办法让这个过程有一个平滑而快速的过渡,实现学术能力的彻底转变。当然,有时还需要“棒喝”,不能完全由着学生。

2.职业定位的迷思

这是师生和研究生教育管理者都需要认清的最大现实问题:读研究生未必是为了做学问,而且大多数并不能(没有机会或者没有能力)做学问。关于这一点,我想展开来多说一些。

严格来讲,研究生所受的训练是一种基于思维能力和事业情怀培养的学术训练,而不是具体的职业训练(当然可以包含一些职业训练的内容)。现实问题是,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毕业之后是否从事学术研究,并不完全可知,甚至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并不从事学术研究。专业硕士,将来也未必从事对口的专业工作。现在读研,很多是为了缓解求职压力,有时还是制度安排的需要。这就带来了两种状况,一个是,我要做学问怎么办?一个是,我未来不做学问怎么办?学生经常问我,自己并不想做学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去学专业知识?我给学生的回答,基本上就是前面讲的,主要是为了好好发展隐喻转喻的认知能力,以及通过学术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其他能力。做任何事你总要有一个抓手,不管是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数学、物理学或化学等,你学的是知识结构和运用方式,即使未来不从事这个专业,那也没什么关系。你将来忘记具体的数学、历史学知识没关系,但是你对结构系统的分析策略和建构方式有了认识,那么你就有了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这种思维方式、认知能力,有很大的通性,养成了就能在实践中产生良好的变通性。在遇到一个复杂情况时,你首先将它看作一个结构系统,看看它由哪些成分组成,这些成分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发展空间和现实限制条件。这个思路学会了,能解决一大片问题。一句话,在读研期间,你总得踏踏实实地学点东西吧,总得基于某门学科学到实实在在的可用于隐喻转喻的东西吧。

上面说的是研究生主观上不想做学术研究的情况,还有客观上没有机会的情况。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进不了高校、研究机构了(而且研究生培养也未必都以此为目标),这就更要求我们去考虑职业发展和学术训练之间的关系问题。处理不好,就容易带来职业定位的迷思。

我觉得,研究生毕业后做不做学问不是一个根本问题。延续前面说的,做学问也好,不做也好,重要的是怎么把我们的学术训练跟未来的社会发展在思维上、认知方法上和认知能力上有一个很好的对接。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职业发展与学术训练之间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研究生阶段是技能培训还是思维训练的迷思:研究生学习,本质上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事业心和社会情怀的培养。

我一直在教一门全校中外硕博研究生通选的专业基础课“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比较注重学术思维的训练,就是想为所有将来做学问的和不做学问的研究生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路径,所以科学研究和科学哲学研究的内容渗透得比较多,人文社会的东西也不少。我常在课堂上又称这门课“科学、艺术和生活的观念和方法——以语言学为例”。如果学生只是从自己所学专业的专题课程角度来听这门课,往往收获就小了不少,甚至会认为很多内容虚而不实。每轮伊始往往有两百来人听,坚持听完的一般有百来人,最后做作业的最多一次大概是七十来人,一般是三四十人,有时更少。因为作业的难度比较大,对学术训练和质量数量的要求比较高,而一门作业就两个学分,送分的情况又不存在,人又不好通融,因而能够坚持做作业的并不多。也有特殊情况,有不少人甚至听了两三轮。大概是因为我这门课虽然开设了十多年,但每轮都有较多调整,有时调整的幅度还比较大,力求使课程内容跟上学术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相信只要做了作业就一定有比较大的收获,而且大部分作业我是回评语的,在第二学期开学后还常常找一些作业做得好的和不好的人面谈。跟这些学生聊天时,他们大多说上这门课的目的主要是学习发现问题的逻辑和分析问题的思路。这对我思考相关问题也很有启发,当然对如何上好这门课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有些毕业了的研究生,也常常提起这门课的某些内容,提起他们做作业时的酸甜苦辣。

我想,既然大部分研究生将来没有机会或没有意愿做学问,我们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就要切实面对这样一些现实问题。这是个特别宏大的问题,一时说不清。而且这部分已说得太多了,不能再展开了。

(二)问题意识的迷思

我在阅读材料时发现,什么是问题,什么是问题意识,还真的是个大问题。如果连“问题”都成了问题,显然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从学术研究来看,问题意识中的基础性问题,有的是知识方面的,有的是路径方面的,有的是学科方面的,还有更为宏观的,因此需要明辨详察。下面从生存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两个方面来谈。这两类问题性质不同。下面先从发展入手,这是与“解题”直接相关的问题。

1.发展性问题:问和求

我在看学界谈如何做学问的文献时,发现基本上都提到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我在跟学生交流时,他们常说的是,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带着问题”需要先存在一个问题,然后我们带着这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去找答案。其实,这里面是有个逻辑先后的情况。很多时候,阅读、研究和生发问题是相互递升的。可见,“问题意识”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而且是在问和求的互动中变化的。甚至问题本身也是找出来的,推出来的,碰撞出来的。

那么问题意识中的问题到底指什么?我这里主要从问题的层次性来简单说一下。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实际上有三个层级,权且叫“学术三问”吧。

一问是求知性问题(question)。学生经常问我一些书上或百度上可以检索到的概念性问题,其实这些问题自己费点时间都能去解决,而且解决的方式在本科生阶段就应该学会了的。我将这类问题又称作百度性问题。

二问是求解性问题(problem)。学生遇到了一些在他当下的知识结构中还不好解决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本身蕴含着某种解决方案或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好的学生在问的时候也会提供某种解决方案或明晰当下的困境。这就相当于知乎上比较高端一些的问题,邀请你来尝试回答,而且答案并不限于已有的知识框架。我将这类问题又称作知乎性问题。

三问是求识性问题(issue)。这类问题的层级就相对地高了很多,涉及领域、学科层面的理解。这是求见识、求原理、求实践的问题,意味着能够达到发表文章层次水平的问题。这种问题又可以称作知网性问题。

这三个问题,不妨称作“三诸葛问题”: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他们都是琅琊人,即今山东临沂人,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诸葛诞是堂弟)分别投效蜀吴魏,各有建树,但影响大小有别,“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注意,此处“狗”乃“功狗”之意,并无贬义),被后人称为龙虎狗三兄弟。

由求知性问题到求解性问题再到求识性问题,体现了学术能力的“问题”进阶。用百度性问题、知乎性问题和知网性问题来概括三个问题层次,形象一些(当然,不及前面的说法准确)。简单比附一下:只能问出百度性问题,至多是本科生;经常问出知乎性问题,可以是硕士生了;若经常思考知网性问题,可以说是研究生中比较好的硕士生和理论上应该如此的博士生了。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研究生时要有意识地按照“学术三问”的层次往上走,引导研究生在提升问题意识的过程中逐步发展。

2.生存性问题:“摘果子”和“种果树”

相对于前面的发展性问题,这里来谈一下研究生学术成长中的生存性问题。这一点我在做编辑和研究过程中感受尤其深。《语言教学与研究》发表文章的领域比较广泛,既有语言本体研究,又有二语习得研究和教学研究,还有语言应用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杂志,更好地读解各个领域的稿件,我这些年在这些领域都试图做一些研究。做得浅没关系,我就是要亲身经历一下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但是,越读文献做研究,就越感受到,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存在“摘果子”和“种果树”的差异。

总体而言,传统学科的选题越来越窄,为什么呢?学术研究越来越精细化,既有的成果越来越丰富,前沿问题又如此复杂,而当下做研究的人又非常集中,每个旮旯里面都有一批专家拿着放大镜在看一粒沙子(用现在一个时髦的词来比附,可以叫“内卷”,当然这样说也不完全准确),你想,在这种情况下想有重大发现该多困难。这些专业的研究生必然会产生选题的焦虑,我相信每位导师都有这种感觉。一个博士生,东摸西抓,一年多过去了,都未必能发现一个特别有拓展空间的选题。如果我们当导师的在帮研究生找选题时都有困难,你让学生在短时期内自己找到选题,而且找到一个有很高学理价值、对未来学术发展有很大拓展空间的选题,难度之大,可以想象。如果硕士没有训练好,或者本科没有训练好的话,那就更是难上加难。这就牵涉到学术生存了。对研究生来说,传统学科里低垂的果子,尤其是好果子,会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当然,最好的情况是出现了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这便有了新的生存空间。可是,创新,哪有那么容易。仰望星空,俯瞰大地,上下求索,规律何在?

如果我们跳出传统学科,则有一些不同。新领域、新学科和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及传统学科与应用结合的研究,似乎正在开山种树,这就可能有更多的果子。

我一直讲,选题问题首先是研究生的学术生存问题,接下来才是学术发展问题。前面说过,研究生要“生”而为“人”,这里的“人”具有多重含义。培养研究生,生活关怀是从生物人的角度来看,要健康地成长,不能出事。在这个基础上把研究生培养成一个有情怀的社会人。而对“研究”之“生”而言,还要让他成为一个学术的人。如此一来,除了“生活关怀、思想关怀”(生物人、社会人),研究生就更需要“学术关怀”(学术人)了。

刚才说了,创新哪有那么容易,若都那么容易创新,恐怕就不是真的创新了,至少很难有颠覆性创新了。我在编辑杂志时对此感受尤深,有些方面选题越来越具体,所得的结论越来越细碎,启发性越来越弱。大的原创性越来越难取得了,而大家的付出却似乎越来越多了。《语言教学与研究》近些年之所以多次用专刊来发表青年学者的文章,就是要为解决广大青年学者的生存问题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将《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的编辑理念定位于“与人为善,与人同善”,就是通过和人一道做好事来解决学术生存和学术发展的问题。

(三)深与广的迷思

这方面学界已经讨论得比较多,这里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1.广能灵活,深可缜密

研究生的知识要既广又深,这是肯定的,但在三四年时间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有时是真难,常规状态下大多数研究生做不到。

就学习者知识系统的建构而言,广能灵活,深可缜密,两者都需要。但在特定阶段,也许先从精深入手,将学术逻辑的操作规范学会,也许更有利于打下研究生阶段的基础。基于此,我上课时经常跟学生讲:“唯有精深,才能广博。”当你建一座100层高楼的时候,可以想象,地基自然就宽起来了;当你只想建一层房子的时候,并不需要多宽的地基。

2.必要的专和适当的通

这里必要的“专”当然指专业知识,没有这方面,“研究生”就不够格。上面说“唯有精深,才能广博”,多从这方面来看。但并非不要“通”,只有具备了适当的通,才能更好地发挥隐喻转喻认知的能力。适当的通包括专业内的通和专业外的通,前者不易,后者尤难。虽难,也当有所为。为什么要重视通用能力的发展?一是因为学习者未来职业和人生规划的不确定性,而且常常并不是学业的自然延伸;二是专业能力的重大突破很多来自通用能力的加持。

(四)知道和知识的迷思

研究生能力的底层逻辑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知”,一个是“识”。我们很多课程和教材,对“知”的传播很重视,但对“识”的引导还不够。我看过不少精品课程的视频(很多是非语言学的),有些将“知”的层面组织得很好,教得很得法,很得人心,但有时觉得还缺了点东西,尤其是识见、学理上的“硬通货”。就上面三个问题而言,百度性问题,都在“知”,知道也;知网性问题,才能更多地展示“识”,识见也;知乎性问题,两者之间吧。我发现,很多学生听课,喜欢一听就明白,不想也清楚,任由思维的惰性占据自己的大脑。说句题外话,现在流行让学生给老师上课情况评分,我觉得光打分不够,尤其是打了高分或低分的,都应具体说明给分理由,而且是可验证的理由。不能让学生中低层次的评分喜好和诉求绑架了老师。

研究生不能把自己简单地定位为“知道分子”,应该定位为“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既要有事业,还要有情怀,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真的要特别关心。我看了一些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解,内容很庞杂,尤其是后现代的认识很杂。当然,也有一些共性,大体而言,知识分子的定位和追求是:良好的学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创用知识的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研究生培养,不能只培养“知道分子”,更要培养“知识分子”。

三、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

下面谈一下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这里不讨论研究生的自我塑造,而主要集中于“导师”二字,落脚点在“研究”二字。

关于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我认为大体上可分成三个目标、四种角色、两个侧面和三条路径。

(一)三个目标:析美、求真、行善

在“语言学观念和方法”课上,我一直强调这一点,我认为研究生的基本目标就是这样三个:析美、求真、行善。

1.析美:研究对象之美,研究活动之美

一般谈起来都是“真善美”,但是我觉得在研究过程当中,首先是析美。所以我将美放在前面。研究生要能够感受到,而且能够分析出来学习或研究的对象之美,而且要对研究活动的过程也觉得很美,这样才能进得去,才能谈真。当万家灯火寂灭之时,你仍然可以看书写文章,那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又如开三四个小时的会,当然不轻松,但回去后仍然能够静下来看书,这就是美的享受。放到我们培养研究生这个过程中,要让他们明白研究活动过程本身也蕴含着生活之美,这个也很重要。

2.求真:挖掘事实,构建逻辑,探求本质

第二个方面是求真,一般谈得比较多了。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或者从一般的角度来说,求真的基本路径就是挖掘事实,建构逻辑,由此而探究本质。

3.行善:推进学术,发展事业,服务社会

第三个方面是行善。我将《语言教学与研究》的办刊宗旨定位为:“推进学术,发展事业,服务社会。”这也是如何成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路径。我觉得研究生培养要多注意这些方面,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二)四种角色

1.导师之“导”:(学术)保姆、向导、驴友和顾问

导师的角色实际上可分为四种:保姆、向导、驴友和顾问。学生容易期待老师是学术保姆,尤其在学生学术水平比较低的阶段,导师也只能当“保姆”,看什么内容的文献,什么时间看,看到什么程度了,哪一天必须给导师交作业,什么时候开题,都要管。有时导师真的没办法,研究生之间的层次差别太大了,如果不当一段时间的保姆,有的学生就根本上不了道。当然,不能总是当保姆,要渐渐地从保姆过渡到向导。但最好是跟学生做“驴友”。

向导和驴友是不一样的。向导是带着游客看风景,多是沿着熟悉的路;驴友是大家一道同行探索未知的风景,所以很有风险。当然,导师毕竟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不但要跟大家一道走,还得当顾问。

归纳一下,导师之“导”的发挥体现为三个层级四个角色:保姆→向导→驴友+顾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前我们常常认为导师应该是一个伯乐,实际上导师真正的身份并不是伯乐,至少不能简单地当“伯乐”。伯乐是发现千里马的,而教学过程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你去发现“千里马”。导师也不能简单地当作“牧马人”,甚至更糟糕地变成“骑马人”。导师是驯养“马”、培养“千里马”的人,而且要跟着学生一道在学术原野上奔驰,一起欣赏,一道成长。

2.导师之“师”:在与不在

为了这次交流发言,我上了一些网站,看了不少关于导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讨论,其中有很多人吐槽找不到导师,学位论文选题和写作都完全靠自己;有时将写作内容发给导师,很少有回音。这样,“师”的作用就很难发挥了。

我觉得导师作为“师”,在导的过程中应该既“在”又“不在”。也就是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有困惑的时候,要能及时找到你,及时得到你的指导和帮助。这是“在”。这一点对研究生的培养很关键,尤其是处于学术“菜鸟”阶段。但也不能永远当保姆,也不能永远当向导,该放手的地方就放手。这是“不在”。所以,导师要长在,但不需要时时在,这样才能当好顾问。我在读研究生时,导师都特别重视讨论,请教问题时回复也特别快,至今想来,仍非常感慨。

导师,他毕竟要有导之行,师之范。“导”和“师”要落实在具体研究上,要跟学生一道去探风景。老一辈学者在谈带学生时,特别强调学术传承中的熏陶,我觉得是很重要的。所谓的工匠思维、工匠精神,除了指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外,同样包含着匠人培养中的熏陶过程。

(三)两个侧面:“术”和“学”

现在有的研究,“术”的地位越来越重,“学”的分量彰显得不够。如何结合,值得探索。下面主要谈一些个人在指导学生论文时的理解。

1.术:学科之术+学理之术

学术得有学理,得有方法。“学”是通过“术”的方式进去,“术”的使用要有发现,所以要有“学”。由此来看,“术”有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学科之术,就是你这个学科本身有哪些技术,比如你做实证研究,就有实验、访谈、田野调查、语料库统计分析等方式,这是要会的。比如做语言本体研究的,有个重要的术,就是建立最小对立对,如果这个都不会,你就没有真正领会语言本体研究的科学本质。还有一个是学理之术,这是任何学科都贯通的,即科学原理之术。例如归纳和演绎、证实和证伪、猜想和反驳,怎么用,其效度和限度在哪儿,如果不清楚,那么论证的逻辑往往就不够。

2.学:材料之中、材料之上、材料之外

至于“学”,我跟学生强调,研究的目标或任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首先要把现象本身、材料之中的规律搞出来。在此基础上,最好立于材料之上做出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模型来。材料之上的研究仍然没有脱离学科。如果你再追求得高远一点,做出材料之外的理论来,也就是做出对别的领域或者别的学科的研究有启发性的东西。材料之中→材料之上→材料之外,这三个层次是我在“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课上反复强调的。我判作业,除了写作方面的要求外,内容上的要求主要依据这三点来分等。没有做出材料之中的认识,成绩就很低,甚至不及格。要是基本得出了材料之中的认识,则可为良好层次。要想有相当好的成绩,一定要多少提出一些材料之上的认识。至于材料之外的研究,往往是我的“非分之想”了,但偶尔也能在作业中发现。

(三)三条路径

大概齐地说,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落实于阅读、思维和写作三方面。这是研究生综合素质中综合能力的表现。

1.学术阅读的强化

谈到阅读,这里引一下我经常给学生展示的两句话来说明。

一句是六祖惠能说的。他在为《金刚经》解义时序中有言:“经者,径也。”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好。这句话我曾看到过很多次,但感受不深。有一次我在香港教书的时候,路过一个书摊,又看到了这句话,突然一下子就顿悟了。“经”是指月的手指,达到彼岸的航船,长出庄稼的土壤。读研究生,一定要读“经”,但只有读出“经”的旨归,才算真正读懂了“经”,找到了“径”。

还有一句话是孔子说的。有一天,孔子问他的儿子孔鲤近来学《诗》了没有,孔鲤说没有,孔子便说:“不学《诗》,无以言。”因为《诗》反映了商周很长一段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思想状况,有很多道理和经验可供后人参考,如果不好好学,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连话都不会讲了。可见,学了《诗》,你对世界的了解、认识就不一样了。正因如此,《诗》才称之为“经”。

这两句话还是挺符合今天大会的主题的。我在上“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课的时候跟学生讲,硕士生进阶基础是:精读10部高端著作+50篇高端论文,大概就能入学术之门了;博士生进阶基础是:精读20部高端著作+100篇高端论文,大概就能在门内走动了。当然,具体数字只是一个大概齐的说法,主要是说,下不了这功夫是入不了大门的。不读“经”,不知言;不学“《诗》”,无以言。学术研究也需要“童子功”。

2.学术思维的培养

主要包括“术”的训练和“学”的养成两个方面。字面理解不难,就不多言了。

3.学术写作的训练

学术写作非常重要。写,然后知不足。现实情况是,很多硕士生甚至博士生,论文写作能力并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是真的不会写论文。这样就需要有基本的写作训练。关于写作前如何组织思想、结构观点,牵涉到研究过程本身,这里暂且不说。这里想提及的是论文结构各部分的写作问题,如标题怎么拟,导言怎么引入,综述部分怎么梳理,导言过后的每一部分该怎么展开,用例和论证之间怎么配合,结语怎么概括,余论怎么拓展,引述别人观点时怎么处理,怎样有效地批评别人的观点,提要的内容是什么,关键词怎么提取,体例怎么办,等等等等,都需要训练,精细化地刻意训练。总的感觉,在我们的研究生培养中,写作训练总体而言重视不够,常常靠学生自己去悟。当然,学生的自我要求更重要,如果真的做足了“童子功”,研读了上面提到的50篇或100篇高端论文,从形式到内容都分析到位了,写作能力自然会提升得非常快。可是,学生常常下不了这个功夫;有些低层次的反反复复,确实让人烦恼。

学术写作训练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包括量的频度和质的梯度。有一种说法,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得遵循“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要形成某项技能,就需要长时间地刻意练习,没有基本的足够强度的刻意练习,肌肉就达不到条件反射的程度。大脑也是“肌肉”,同样需要有一定强度的训练。这里的刻意练习不是低层次的、机械性的重复,而是积极反省,不断调整,逐步提高。写作要有上行的要求。我在课上跟学生说,我们平时写作训练时要以核心刊物上的论文质量为标准来要求自己,至于你的论文最终是否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则是另一回事,不是关键。我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写的“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课程作业,很多后来都发表了。

还有一点,导师在培养研究生时,要特别注意学术训练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交来的东西,一般最好尽快给个回复,告诉他怎么办、写得怎么样;暂时没有时间,也要告诉一声大概什么时候会回复。研究生训练,要以研讨启发研究,以论文带动研究。如果学生交给导师一个材料,导师没有声音,或者过了很久才有回音,回复得又比较粗疏,都不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高质量的及时反馈特别重要。当然,做到这一点也非常难,因为现在的导师实在太忙,各方面的要求和压力也很多很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忙了。与此同时,研究生队伍却在不断扩大中。连导师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何谈指导研究生。导师应该做好自己应该且能够做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导师做其不能做、无法做的。这是题外话了。

四、师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的“互动”“互驯”

最后简单谈一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定位问题。

(一)师生都存在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问题

在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方面,师生都一样,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学生可能有导师,我们导师自己一般很难再找个导师了,那就只能靠自己不断学习,从各种途径学习。导师要将自己变成泉眼,而不只是一桶水、一缸水。

(二)师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的互动关系

师生在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中存在着互动关系。师生之间要经常有互动,方式可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往往是联系最紧密的学术共同体,最容易实现学术过程中的分享与合作。

(三)师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中的“互驯”关系

师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在互动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互驯”,相互砥砺,相互成就。由此可见,师生关系是一种镜像关系。这一点特别重要。师生“互驯”跟“教学相长”这个概念还不完全一样。“互驯”这个概念在郑也夫的社会学著作《文明是副产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有启发性。学术养成,不仅仅是教师培养学生,也是发展自己。

最后想补充说明一点,研究生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动互进的关系。两条腿走路,才能行稳致远。上面只是就学术能力方面谈了一些粗浅的想法,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 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以视频方式在北京召开。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1月8日,北京语言大学召开了全校研究生教育大会,本文系施春宏教授在会上的导师交流发言整理稿。

(选自《北语高教研究》2021年第3期)

北京语言大学

出品单位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内容 | 《北语高教研究》

欢迎来稿| gaojiao@blcu.edu.cn

最新发布

更多

武汉音乐学院2023年校考专业合格分数线公布

武汉音乐学院2023年校考专业合格分数线公布

武汉音乐学院2023年校考专业合格分数线公布

关于2023儿童节快乐说说 六一发朋友圈祝福语

1、没有香水,没有首饰,也不涂指甲油。没有香烟,没有钱夹,也不带银行卡。让我们回归最天然的童真,不戴面具,真心的踏实的好好体验一个儿童节吧! 2、微笑,在花枝绽放;童趣,在蝴蝶的翅膀招摇;成长,伸进幸福的土壤,汲取着营养;梦想,像蒲公英蓝天飞翔;童年美好,六一愿你找回童趣,快乐徜徉。 3、可曾记得童年飞舞的风筝,可曾记得童年飞驰的滑轮,可曾记得童

关于,2023,儿童节,快乐,说说,六,一发,朋友,圈,
艺考 经典句子2023/3/19

关于2023年端午节快乐祝福语 适合端午节发朋友圈的说说

1、 端午到,惊喜到!愿看短信的你,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吃粽子,得甜蜜;看龙舟,好运收;饮雄黄,逐小人;转短信,好运势。 2、 端午节,送你一个快乐粽子,先帮你剥掉工作的烦恼,剥掉生活的烦恼,剥掉脸上的沉闷,好了,剩下幸福的内叶裹紧你,幸运的大米任你吃,端午快乐! 3、 因为一筐鸡蛋,所以勾践伐吴了;因为一杯雄黄酒,所以荆轲刺秦了,因为一只龙舟,所

关于,2023年,端午节,快乐,祝福语,适合,发,朋友,
艺考 经典句子2023/3/19

关于可爱朋友圈说说2023 超可爱萌翻了的说说

1、我能摸摸你的校徽吗?你竟然把袭胸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2、你知道我的缺点吗?缺点你。 3、 我保持年轻方法就是谎报年龄。 4、 你的无情造就了我现在的无义 5、 评论抽一个人跟我谈恋爱没别的让你体会什么是人生不幸什么是情感厄运 6、 我看着满街的情侣啊,想来想去还是不出去伤害他们了,我怕那些男的都后悔已经有对象了。 7、 不笑运气差一笑脸就大。 8、 爱我者必定暴

关于,可爱,朋友,圈,说说,2023,超,萌翻,了的,、,
艺考 经典句子2023/3/19

肚子疼的心情一句话 半夜肚子痛醒的说说

1.不想承认自己变老,但是越来越抵不得冷了,前几天结冰吃了点冷的就引发肠胃炎,又冷肚子又疼,现在好期待春天快点来临 2.肚子疼,从开学疼到现在,痛到啥都不想干,我太难了。 3.早上买的包子好辣,豆浆又很冰,我现在肚子疼。 4.肠胃炎又闹了小半夜,奇葩的是我一直在饿,就是一直上吐下泻的状态我都还想着吃 5.大姨妈腰酸肚子疼就算了,挤着地铁还要听某些熊孩子

肚子,疼,的,心情,一句话,半夜,肚子痛,醒的,
艺考 经典句子2023/3/19

自驾游心情短语 自驾游心情好的句子

1.浑茫无际的夜晚,铁板一块的夜晚,因为这只小鸟的轻啼而开始破碎。各种属于白昼的声音,从破碎的夜晚的缝隙中迸然而出。 2.宅在家里才是对长假的最大贡献,不难为交警,不难为清洁工,不难为保险公司,不难为汽油资源,更不难为高速不收费了。下次不敢了,我错了!真心不该占国家便宜了。 3.要是有一天我发现我弄丢你了,我会满世界的去找你你一定要站在我看得见的

自驾游,心情,短语,好的,句子,浑茫,无际,的,
艺考 经典句子2023/3/19

伤感励志说说人生感悟短句 励志中带点悲伤的句子

1.逃避现实的人,未来就会不那么理想。 2.命运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3.当你爱我的时候,我就拼命的爱你。但如果你不爱我了,我就立刻止损,绝不犯贱。爱情这种事情,是你情我愿的,两个人相爱才叫爱情,只有一个人贴上去,那还不如趁早相忘江湖。平凡人有平凡人的浪漫,不需要惊天动地,而是天长日久因为让你记忆最深刻的不是爱情,陪伴你度过最久时间的,才是爱情

伤感,励志,说说,人生感悟,短句,中带点,悲伤,
艺考 经典句子2023/3/19

从此以后一个人的说说短句 以后一个人过的说说心情

1.有时候喜欢一个人走有时候害怕一个人走出来就能看到一个满眼都是你的人想想也挺期待的今天也是孤独的一天。 2.以后还有很漫长很漫长的路途都要一个人走完。都要靠自己。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而不是依靠谁。 3.这么多年自己一个人多大风多大浪都挺过来了以后更要努力做自己想做的想自己所做的。 4.如果不能爱就不要用爱情去破坏对一个人的感觉留个人给以后的自己

从此以后,一个,人的,说说,短句,以后,一个人,
艺考 经典句子2023/3/19

高情商的生日快乐怎么说

1.真诚祝福传递你,愿你开心永如意,生日快乐歌一曲,愿你幸福没问题。 2.还是要长大的可爱不是长久之计。 3.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愿眼中总有光芒,愿自己活成想要的模样。 4.大寿星,我祝你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5.都说流星可以有求必应,如果可以我愿意在夜空下等待,等到一颗星星被我感动,为我

高情商,高,情商,的,生日,快乐,怎么,说,真诚,
艺考 经典句子2023/3/19

关于坐飞机的唯美句子 准备登机的心情说说简短

1.一时冲动就回来了,以至于我现在在机场待了一个多小时..蠢死了... 2.在机场等了大半天才坐上大巴~下车后边逛边找住的地方 3.月儿不知何时藏了起来,太阳的光依旧明亮,日光如同礼花照白了天际。 4.飞机起飞和降落前要打开遮光板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在飞机发生意外时便于机上人员逃生。打开遮光板是为了让营救的人确定机舱内人员的情况,也可

关于,坐,飞机,的,唯美,句子,准备,登机,心情,
艺考 经典句子2023/3/19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德行言语,敦睦天下!【CTRL+D 收藏】